7月21日,当记者走进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的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时,大屏幕上动态显示着该省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各类清洁能源的发电量及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变化情况。
青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吸引了大批发电企业进驻。为给发电企业提供清洁能源集中监控、功率预测、共享储能运营、设备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等应用服务,青海省委、省政府授权成立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负责打造。
据悉,该中心目前已实现对500余座清洁能源电站的集中监控和 168 座新能源电站的功率预测,为 28 家发电集团提供运营支撑,年均节省运营成本超2.3 亿元。
(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某企业集控中心)
所谓绿色算力调度,核心是“绿色”和“算力”。
“在这个监控网内,智能调度模型会收集、分析过去7日负荷、峰谷平电价时段,以及全省各能源出力情况等数据,然后输入模型进行训练,最终得出算力任务调度负荷曲线,发送给算力中心。参照这个曲线,算力中心就可以在新能源电力更加充沛、电价更低的时候进行耗电量大的智算工作,从而实现节能减排,输出绿色算力。”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数字化部技术处副处长周冀向记者解释“绿色算力”的实现机制。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绿色算力调度中心讲解员讲解电力算力融合调度情况。)
不仅如此,该中心还能为企业提供碳足迹认证。
在新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背景下,电力碳足迹是产品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方和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基础。在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建成之前,我国缺少基于省域电网电力碳足迹的核算体系,国外主流数据库对中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核算明显偏高,不利于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
该中心建成之后,大力探索开展省域电力碳排放因子核算研究工作:严格遵守ISO14067标准,构建电力碳足迹测算模型;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电力碳足迹线上实景数据库;构建了包含模型、数据、核算、报告、分析、查询一体的线上核算系统,开展电力、多晶硅产品碳足迹测算,青海省电力碳足迹测算结果较CBAM采信的Ecoinvent数据库,降幅达69%。
“相关企业多晶硅产品碳足迹降低51.94%,并顺利通过TÜV莱茵和中国船级社2家国内外权威机构现场数据核查与认证。按该产品碳足迹核算,相关企业可有力提升多晶硅的出口竞争优势,在向欧洲出口多晶硅时,每吨可多收入3000元。”周冀举例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韩寒、王雯静、岳佳仪、万玛加)
十大配资平台app,配资APP排名,泸州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