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最近给欧洲贴了个新标签,四个字:全面失控。听着吓人?但你瞅瞅法国街头、英国医院、德国政坛,就会发现,这哪是危言耸听,这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准的预言。欧洲大陆那三根顶梁柱,德国、法国、英国,这些撑起战后秩序的老牌强国,居然在同一时间,用着不同的姿势,齐刷刷地陷进了泥潭。
这可不是十年前那种欠了钱的危机,那时候好歹还能坐下来谈钱。现在的问题是,桌子都快被掀翻了。政治信任没了,国家机器也不灵了,整个社会的情绪就跟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着。一场完美的风暴,正在欧洲上空集结。当巴黎的街头抗议成了家常便饭,当不列颠的罢工潮一浪高过一浪,谁都想问一句:这片大陆,到底怎么了?
压舱石自己先翻了
过去几十年,德国就是欧盟最稳的那块压舱石。经济上是火车头,政治上是稳定器。可现在,这稳定器自己先坏了。去年年底,总理朔尔茨的“红绿灯联盟”在没完没了的内斗中彻底散伙。能源、财政、乌克兰,啥事都能吵翻天,最后闹到议会都不信任你,只能提前大选找出路。
传统的政治大佬们不灵了,极端势力就有了露脸的机会。极右翼的“选择党”跟坐了火箭一样,支持率一度冲到26%,把老牌大党基民盟都甩在了身后,这在德国战后历史上,简直想都不敢想。在东部好几个州,他们已经不是什么边缘小党,而是正儿八经的主流政治力量了。
这背后,是德国社会撕裂得太厉害了。东西部的差距还是那么大,东部老百姓心里那股子失落感和被抛弃感,让他们把宝押在了那些承诺“天翻地覆”的右翼政党身上。再加上移民难民问题火上浇油,从圣诞市场袭击到街头持刀伤人,每出一次事,都给右翼的说法添了一把柴,整个社会的风向,正一个劲儿地向右转。
欠了三万亿真头大
德国要是政治地震,那法国就是金融海啸加政治瘫痪。马克龙的第二个任期还没过半,这国家已经跟脱缰的野马似的,拉都拉不住。法国的国债已经捅破了三万亿欧元大关,比他们一整年的GDP还多。就这天文数字,国际评级机构都看不下去了,直接调低了法国的信用等级。
政府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总理贝鲁曾计划在预算里砍掉四百多亿开销,想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结果呢?这计划在议会里被左翼和极右翼联手给毙了。这两派人平时斗得你死我活,这次居然历史性地站到了一起,一个不信任投票,就把政府又推到了悬崖边上。短短两年,马克龙换总理比换衣服还快,这本身就是失控的最好证明。
议会里吵成一锅粥,啥政策也通不过。议会外头,街上就没消停过。工会罢工,极端分子堵路,整个社会都飘着一股“易燃易爆”的味儿。再这么下去,法国怕是真的要从欧洲的中心,变成那个拖垮所有人的“欧洲病夫”了。
脱欧这杯酒谁喝谁知道
再把眼光挪到海峡对岸的英国,同样是一地鸡毛。脱欧的后劲儿好像永远也过不去了。当初喊着“夺回控制权”,现在变成了独自一人在世界市场的狂风巨浪里扑腾。通货膨胀压得人喘不过气,财政压力山大,还有那几乎没停过的罢工潮,都成了英国人的日常。
政府刚给公务员们涨了平均4%的薪水,可这点钱在通胀面前,连个响都听不见。医生、老师这些社会的中流砥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包缩水,除了罢工,好像也没别的办法。医疗和教育系统因为缺人手,服务质量直线下降,老百姓怨声载道。
更让人心里发毛的是,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焦虑。网上甚至有人正儿八经地讨论起了“末日储备”,这说明普通人对未来有多没底。脱欧本想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结果呢,欧洲内部市场这把保护伞没了,财政窟窿越来越大,生活成本一路狂飙。
家里着火外面还有狼
德、法、英这三驾马车同时熄火,欧盟内部的“大哥”位置就空了出来。过去那种靠德法轴心往前走的模式,彻底玩不转了。放眼整个欧洲,经济前景也是一片灰暗。欧盟委员会自己都预测,欧元区明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也就1.3%,基本上等于原地踏步。
那个曾经被吹上天的欧洲福利天堂,现在看着更像是个被刷爆的信用卡系统。好多国家的高福利,全是靠借债撑起来的。一旦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熄火,这套系统除了崩盘,好像也没别的路可走。有些国家的年轻人失业率快到20%了,这些看不见未来的年轻人,就是社会最不稳定的火药桶。
家里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外面的压力又来了。俄乌冲突打了快三年,就像一个巨大的吸血泵,不停地抽着欧洲的钱、能源和军火。大洋彼岸,特朗普总统的贸易大棒也正虎视眈眈,他那高高举起的关税锤子,随时可能砸向本就脆弱的德国和法国制造业。
结语
内部撕裂,外部挤压,欧洲正被两股力量同时拉扯。德国的政治分裂、法国的债务危机、英国的社会不满,没有一个是短期内能解决的。如果就这么放任下去,“全面失控”就不再是媒体的标题党,而是欧洲大陆血淋淋的现实。这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全世界都瞪大眼睛看着,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
十大配资平台app,配资APP排名,泸州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